候任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也向记者讲述了她对于平衡的理解:气候谈判交织着许多不同的利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
三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港口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实到港口发展的全过程。加快完善港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港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考核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要求,纳入各部门和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
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70%,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其次,深化港口结构调整,提升港口发展质量。加快老港区功能调整,统筹港城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集装箱、原油、天然气、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布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斥责这种空降案文违背大会程序规则,脱离了公约和议定书工作组案文的合法基础。
哥本哈根大会最后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它虽然不是法律性公约,但为今后的谈判打下了基础。发展中国家代表猛烈抨击美国的立场,双方僵持不下,路线图面临胎死腹中的厄运。切实抓好环保措施的落实,加强监督管理。
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可能达到45亿吨标煤,要确保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15%的目标,水电和核电应发挥主力作用,初步规划水电装机容量应达到约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3亿千瓦以上(抽水蓄能电站5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首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近年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加之水库移民问题较为突出,水电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和移民压力增大,管理体制和机制矛盾突出,新建项目核准处于停滞状态。第三,要在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开展移民工作。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不仅已建电站水库移民存在不少遗留问题,而且在建、拟建项目移民工作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充分利用水电建设运行成本相对低、电价具有相对优势的特点,解决好电站本身的移民问题。
第二,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规,严格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重点加强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妥善处理好移民和环保问题的基础上,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十分必要。如不抓紧开工一批新的水电项目,将难以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三、坚持环境友好、有序开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水电是可再生的低碳、清洁能源,水电建设可以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移民政策不完善,移民费用考虑不足,以及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成本定价模式,不仅不合理,人为造成了水火电电价的不平等,而且不利于新老移民问题的解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既有利于水电建设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近年来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移民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换言之,新建水电要在2020年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必须在2015年以前开工建设。水电开发除工程枢纽建设投资外,主要是移民成本。
在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并没有放缓。如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水电每年可节约原煤6.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920万吨。
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亿吨标煤,其中,煤炭约占70%、石油占18%、天然气占4%左右,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8年的8.9%左右下降到不足8%。对于水电建设,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就是破坏生态环境。虽然从总体上看,水电建设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电建设移民安置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二、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移民安置思路,扎实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水库移民安置是水电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水电建设的难点。西南大型水库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库区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生态系统可能恶化,进而引发生态安全问题。不能一味地认为改变原来的状况就是坏事。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中央对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水电的开发建设,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把乌东德水电站和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搞好。根据目前装机和在建情况,考虑水电建设周期,初步推算,2010年至2015年6年间需要核准开工水电项目1.2亿千瓦左右。
比如在移民的安置方式上,要结合库区实际,多渠道、多途径安置。第七,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发挥主体设计单位的重要作用。
由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快,而核电、水电因建设周期长、前几年开工少等原因发展步伐受到影响,使煤炭的消费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第三,要加快水电建设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研究并解决好水电建设的生态用水、低温水、鱼类洄游、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问题,统筹兼顾、科学选择工程建设方案。
如按开发完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的70%(即1.7万亿千瓦时)测算,至少有1.1万亿千瓦时的开发空间,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古代的都江堰、灵渠,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安江、二滩等,都是水利水电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例证。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方面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移民工作的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移民工作思路和方法,精细推进移民工作,使广大移民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水库移民安置要始终把移民安置后能尽快达到或超过其原有生产生活水平和促进移民脱贫致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移民安置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此外,从我国水能资源开发潜力看,按国际惯例以发电量计算,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仅为25%,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在70%以上。移民安置方式的采用必须从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移民的发展权利,尽可能满足不同移民的安置意愿,以便广大移民群众能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搬迁安置这一机遇,实现移民家庭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水电开发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要加快水电建设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研究并解决好水电建设的生态用水、低温水、鱼类洄游、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问题,统筹兼顾、科学选择工程建设方案。
2007年以来,国家核准的常规水电总装机容量只有1407万千瓦,平均每年不到500万千瓦,这将直接导致2012年以后,特别是2015年以后我国水电投产规模大幅下降,影响水电后续发展。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把做好移民工作提高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来对待。
第四,要不断完善移民工作程序及机制尽管温度趋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各种因素只能影响增温幅度的大小,而不改变全球在变暖这一总体趋势。这些现象反映出全球确实在变暖。现实的情况大家都不清楚。
2010年5月初,应联合国秘书长的要求,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Academy Council, IAC)宣布组成一个有12名成员的独立调查小组,对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工作程序与过程进行独立调查。方精云引述了IPCC的报告,在过去的100年中(1906~2005),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度,未来20年仍将增加0.4度。
他说,预计中国碳排放将在2030年到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西方国家希望中国在2020年之前开始实现绝对减排,这将阻碍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植物生长季延长,据我们的观测,一些植物生长期平均每年延长了1.16天。
它们会呈现出正相关,负相关,以及无关三种关系。关于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问题,方精云认为,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在9%~26%,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